您的位置:首页 >新知 > 快讯 >   正文

【文明从“河”而来】寻迹和林格尔明长城遗址

导读 在和林格尔县东南部山区,可见雄伟连绵的明长城。由于此段长城地处晋蒙交界处人烟稀少的山区,加上当地文物部门及所在区域老百姓的保护,长...

在和林格尔县东南部山区,可见雄伟连绵的明长城。由于此段长城地处晋蒙交界处人烟稀少的山区,加上当地文物部门及所在区域老百姓的保护,长城城墙、马面、烽火台、军堡及其他设施大部分保存完好。

据历史记载,明朝对北方的防务非常重视,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,在明朝的 200 余年中,几乎没有停止对长城的修筑和加固,从而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东起鸭绿江、西达嘉峪关,全长达 8851.8 千米的万里长城,设置了辽东、蓟州、宣府、大同、山西、榆林、宁夏、固原、甘肃9个边镇,简称为“九边”,负责修建和镇守长城。

明长城工程浩大,在工程技术方面大有改进,结构更加完整坚固,防御作用大大加强。可以说,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,到明朝才大规模修筑完成。

明长城在和林格尔县段分为内长城和外长城,总计 101673 米。内长城又叫“主边”,是晋蒙的界线。

和林格尔县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之间的明长城,在总体修筑完成之后,又先后数次重修。明朝宣(化)大(同)总督翁万达创建了“窦、墩、塘”制度。“窦”也就是孔道,长城经过河流时,采取飞梁而过,在城墙基石下券筑水门,如经过杀虎口沧头河的明长城就在河上修筑有万全桥;“墩”就是沿着建筑在山巅之上的烽墩,与长城结合为一体;“塘”就是在长城跨越大河,无法筑窦、墩的地方,沿河两岸修筑夹岸长城,如清水河县域内老牛湾跨越黄河的长城,这就使得长城防御体系达到了严密无间的程度。此外,和林格尔县域内的明长城,大多为夯筑,夯层厚在 0.2—0.3 米之间,也有石砌长城,但大多已毁。

明代称长城为“边”或“边墙”,因功能、规模和建筑时间不同又分为“大边”“小边”或“主边”“次边(二道边)”等,在重要的关隘险要地段还修筑有好几道边墙,多的达十几重,分别称为“一边”“二边”“三边”等,依此类推。

明长城“主边”“次边”等,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剥蚀和战争破坏,其风采犹在,雄姿不减当年。

在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好来沟村,人们至今可见场面宏大、边墙重重的明长城,这一处明长城因其规模大、景色美、保存完整、气势雄伟而备受人们的青睐。烽火台高大威武,有的烽火台还在内侧的向阳处修筑有藏兵洞,可容纳 3到 5 人,据说藏兵洞可供守边战士在冬季取暖之用。

明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事,在当时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但是,长城却始终没有割断关内外人民的情谊,通过杀虎口、云石口等关口,关外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把牲畜、皮革等产品运往关内,而关内的农具、铁器、耕作技术也不断来到草原,为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作出了贡献。而今,长城作为军事设施已失去了它的意义,但它的历史意义、文化意义、经济意义却在日益显现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